加国新屋主在翻新旧房时最易踏入的十大地雷区

加国新屋主在翻新旧房时最易踏入的十大地雷区

  今年二月, 笔者帮一位任职于温哥华某建设公司的工程部经理李先生以不到加币80万,买到一间位于高贵林西区50几年的老房子, 虽然房子旧,但是土地超过一万呎,因为李先生有建设公司的专业背景,笔者对于即将动工的改建工程,并没有任何不放心,但是如果是我们大部分的新移民朋友决定翻新房子,笔者有以下几点诚挚建议: 在决定翻新房子或买新房子前,认真的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你到底想要甚么?买新房子或翻新旧房子,哪个更划算? 2, 你所中意的地点平均房屋售价是多少?( 越接近市场合理现价越好!) 3, 你的装修是不是使你的房子与周围的房子风格显得很不一样?记住:与周围房子保持一致的风格比较好。不佳的设计会降低你的房子价值。 4, 你装修的费用与你房屋价值的比例是多少?通过装修你对房屋增值的预期是多少?房屋装修会不会让你实际上反而赔钱?   以下是大温哥华新屋主在装修房屋时最易踏入的十大地雷区:   地雷一:太情绪化 许多房主与房产「坠入爱河」, 投资过度超出预算. 往往是房产装修的最大失误之一。   地雷二:错误理解「投资」的涵义 许多大温哥华屋主花钱装修美化房子想提高卖房子的价格,但卖的时候却不能回收这些钱,这也是过度「投资」。举个简单的例子:几年前,笔者一位北温客户花了220,000加币大规模装修房子准备出售,但最后房子的售价仅仅提高了120,000加币 ,那么也就是说,这位房主过度「投资」了100,000 加币 。   地雷三:没有瞭解市场行情 准确瞭解你所在房产的中间价和最高价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同一区的不同街道,也会由于不同的邻居和街景而价格不同。   地雷四:低估了工程费用 这也是大温哥华屋主翻新房屋时常犯的最大失误之一。比较典型而易被低估的费用例如:拆除费、专家费、变更费、土质条件引发的地基变更、安装和景观、厨房卫生间、工期延误或加班费等。   地雷五:选择不当的建筑商 选择正确的建筑商也是屋主的一大难题,因为屋主对建筑商的经验和项目记录缺乏足够的瞭解。特别要注意的是建筑商的过去实际案例及工程「变更声明」历史。因为建筑商经常与房主「锁定」 建筑合同,若有变更,将收取高昂的费用。另一个普遍的失误是让建筑商提供设计,这样会使屋主得不到更具竞争力的设计价格。( 笔者建议 屋主可以花几百元请专业律师确认一下”建筑合同”是否有合乎公平的精神 ).  地雷六:自己动手装修省钱 有些人认为自己动手装修房子省钱。实际证明:这在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上都是有风险的;因为低劣的装修质量只会降低房产的价值。特别是有特点的房子,更需要高标准的装修质量。你需要根据所在地的情况慎重选择施工人,确保施工妥善完成。   地雷七:不能严格控制预算 一个普遍问题是:由于不能严格控制预算,而导致钱花完了却没完成全部装修。然后房主被迫出售未完成的半装修房产,而最终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地雷八:布局设计不佳 由于现有大温哥华房屋条件的限制,房主花了很多钱但布局设计依旧不佳,也是一个普遍问题。很多情况还不如全部推倒重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风格不协调。你经常会发现一幢温哥华70年代风格的房子与现代风格的装修混在一起。这类房屋会让房主付出沉重的补习费。   地雷九:花钱花错地方 比如说,你的房产价值为1,000,000 加币 ,那你花 300,000加币 装修是不合算的。豪华的地下视听间也是往往不能使房产明显增值的一个常见例子,一般来说. 装修费用不应超过房屋价值的五分之一。   地雷十:低估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大多数房主容易忽视大型施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杂物、噪音、工程中的灰尘以及各种限制都会严重扰乱你的生活及健康。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在进行大型装修期间,可以考虑暂时搬出去亲友家或暂租房子住。 以上10点建议,仅仅是笔者多年来观察的心得整理,尚有不足之处,敬请来电指教,毕竟大家无论是买新房或是重新装潢,都是一笔大花费. 宜急事缓办才不至于急中有错.

为了你的住房 在加拿大学会自己验屋吧!

为了你的住房 在加拿大学会自己验屋吧!

对于广大的华人移民来讲,在海外安居乐业的最大标志就是拥有一套心仪的住房。本报不久前采写了一位验屋师的创业经验,引起读者的兴趣。一些读者希望继续详细了解一些有关房屋检验中的问题,例如,对于屋顶、室内、厨房、卫生间、院落,等等,都是怎样检查的,怎样发祥问题?为此,本报邀请到梁刚华验屋师,请他继续做客本报,谈谈他在验屋方面的经验。记者获悉,梁刚华不仅验屋,还从事厨房厨具的设计和安装,在此也一并介绍。   梁刚华   受访者姓名:梁刚华(Chris Liang) 来加年份:1994年 移民前职业:销售 目前从事职业:注册验屋师 入行时间:2009 年 一、从销售主管到验屋师 《环球华报》:请问你是哪年来的加拿大? 梁刚华:1994年以团聚移民来的加拿大。 《环球华报》:那可是老移民了,原在中国时做什么? 梁刚华:在广东,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公司从事销售,后来做了销售主管。 《环球华报》:1994年那个时候温哥华的华人还很少,你主要做什么? 梁刚华:来了以后做餐馆,做到2000年。之后又去了本地的大型电器连锁店,工作了9年。在此期间工作比较稳定,开始接触装修行业,首先学习装修自己的房子,铺地板、改装厨房和浴室,一开始都是自己弄。在此期间认识了一些房地产经纪朋友,朋友劝说我为什么不考一个验屋师的执照。所以我动了心,于 2009年考了一个验屋师的牌照,开始做验屋师。 二、有美国牌照的加国验屋师 《环球华报》:据我所知,2008年以前做验屋师是不用考试的吧? 梁刚华:2008年以前无强制性考证要求,强制性考试要求是从2009年开始的。除了考证,还要买100-150万的错漏保险。但我考的是美国的验屋师牌照,在加拿大也承认。 《环球华报》:为什么不考加拿大的呢? 梁刚华:是朋友介绍的,美国的执照加拿大也承认,而且两地都可以做。但必须要加入本地的验屋师协会,还要参加本地的一些考试,实际上等于考两次笔试,还有一次现场考试,考分必须要80分以上才能通过。 《环球华报》:美国和加拿大的验屋师考试有什么不同吗? 梁刚华:本地的学习考试主要是作答题,头一年考两次笔试,美国考一次就行。教材基本上都一样。考美国的验屋师也不用去美国,在北温的Capilano college就有考点。 《环球华报》: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学习验屋课程? 梁刚华:学下来用了约一年, 每周20-30小时, 有自习也有授课, 包括房顶、室内、室外、结构、水、电、冷暖气等, 基本是整个房子从里到外, 从上到下都学了一遍。 《环球华报》:在这些课里面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梁刚华:最难过的就是现场考核,非常难,因为他们是找一个比较破旧的房子让你现场去验。协会找3个资深的验房师先验一遍,出一个明细,这个明细你是看不到了。你必须要自己去验一遍,然后和他们的明细核对。当时房子有40多个错漏,你必须要找到8成以上。还要考你和顾客的沟通能力,占总分的30%。所以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一次性过关的几率大概才有20%,不行就重考。 《环球华报》:你总算鲤鱼跳龙门过关了,后来就自己营业了吧? 梁刚华:是的。我现在主要从事两项工作,一个是验屋师,一个是专业厨房设计,为顾客提供一条龙服务。顾客买了房子想对厨房进行更新升级,我们可以提供这个专业的设计、安装服务。 三、如何发现自己房屋的问题 《环球华报》:还是先谈谈读者关心的问题,请问人们怎么发现屋顶有问题? 梁刚华:顾客不是专业人员,只能看个大概,一个是要看烟囱直不直,如果不直,说明有可能是房屋基础的问题。还要看房顶平不平,从外面看屋顶上的那个水平线,如果不平也可能是基础或者结构有问题。 《环球华报》:屋顶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讲,哪一种屋顶比较好? 梁刚华:使用年期最长的是水泥瓦片,一般几十年以上,瓦片最耐用,但成本也最高。金属屋顶特点是耐用,但是不隔温,因此工业用的多,民用的比较少。沥青的寿命不如瓦片,但沥青的更换成本较低。还有一种是木材屋顶,其缺点是小浣熊有机会从木质房顶挖一个洞爬进去做窝。一般来讲,在同一材料的情况下,房顶的斜度越高,房顶的使用年期就越长。但还要看房顶的设计。看一个屋顶要不要更换,要看屋顶材质的状况,还要从房子里面去看,去验证。 《环球华报》:从屋子里怎么看? 梁刚华:主要是从房子里面的三角顶、隔温层去看。如果房顶有渗水,从三角顶就能看到。从三角顶也可以看到房子的隔温棉够不够。还可以看到上面的电线安不安全,排气孔的安排正不正确,查找有没有小动物的痕迹。 《环球华报》:如果看院子怎么看? 梁刚华:树枝和房子不能靠太近,靠太近要修剪,否则会影响房顶寿命,对地基也会有影响。所以找房子,尽量不要找大树紧挨着房子的,那样动物也容易顺着树枝跳到房顶。草坪检查不包括自动洒水系统,地面上看不到的也不包括。 《环球华报》:客厅里要注意哪些问题? 梁刚华:有壁炉的要检查壁炉,天然气壁炉要检查漏不漏气,燃烧时一氧化碳的释放情况。如果是烧柴的壁炉要检查内壁有没有裂缝,防止一氧化碳的渗漏。如果是电壁炉一般没什么问题。 《环球华报》:卧室要注意什么问题? 梁刚华:首先要看供暖足不足够,电安不安全,窗户的性能等。一般来讲,塑胶窗户是比较环保的。如果房间里面有套装洗浴的也要一并检查。 《环球华报》:厨房要注意什么? 梁刚华:要看洗菜盆有没有漏水,看洗碗机有没有漏水等。一般的家用电器义务上看看是否能使用,但不包括在检查项目内,因为电器的使用寿命很难判断,很难预测,随时可能损坏。 《环球华报》:卫生间要注意什么? 梁刚华:要查有没有足够的排气装置。政府规定卫生间要么要有排气扇,要么要有能打开的窗户。要检查有没有漏水、漏电,一般卫生间都要装防漏电的电插座。还要检查所有的水龙头,抽水马桶的使用性能,洗手盘下面有没有渗水和发霉等情况,等等。 《环球华报》:地下室要注意什么? 梁刚华:要看墙壁有没有渗水,地基湿度会不会过高。如果墙壁有水印,有可能是外面的排水系统有问题。一般的供暖系统和锅炉都在地下室,要检查通风系统,保证地下室的新鲜空气畅通。也会检查供暖系统和锅炉的工作状况,看有没有漏煤气,一氧化碳的残余。还可查风暖系统的隔层棉需不需要更换,需不需要做清洁和维护。热水器的寿命在10-15年,我们会判断使用寿命,需要多长时间更换。 […]

【转】房地产市场弄潮儿:在温哥华建房子(二)

【转】房地产市场弄潮儿:在温哥华建房子(二)

温哥华房地产市场波澜壮阔,充满了机会和挑战。一些手里有资金又不怕尝试新事物的华裔移民,在这片热土上买地建房,有些人完成了自己的梦幻家园,有些人在市场的起落中赚到了几桶金。当中有得有失,有喜悦也有嘆息。 在温哥华建房子的人主要可分为三种:屋主建房、发展商建房建筑商建房。也有人本来是屋主为自己建房,积累经验后成为建筑商为别人建房,有合适的机会也做发展商,自己投资买地建房出售;还有人既买房、建房,做发展商,全都尝试过了,买房或建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从理论上说,为自己建房子,可以省下本来发展商要赚取的利润,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遇到不好的建商,或者市场不好,建房子的辛苦和烦恼就算是白受了,自建的不比买来的便宜;做发展商,看准市场走向更是重要,否则钱可能会被房子套牢,或者需要壮士断臂。 下决心去建房子,要权衡机会和风险,也要多听过来人的经验和建议。记者采访了几位有建自住房、做发展商、建筑商经验的人,希望他们的经验,对想尝试建房的人有所帮助。   卢金南在北温建过自住房,也作为开发商,在温西建过三座房子。除了做发展商自建房子,他也买房子,买自住房,也投资商业物业。他是读广告设计的,他最初的工作是在台湾的大公司设计广告。 设计时很注重5W要素,他发现建房子要把握的也是同样的因素。5W,指的是When、Where、Who、What、Why,即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情、原因。  五个要素全面把握 落实到建房上,时间指的是建房的时机。他曾有过失误的例子,就是第一次作为开发商在温西建房,建好时是2008年。房市忽然大跌,他不知道市场何时走出低谷,就以成本价把房子出手了,亏了银行利息。后来在2009年、2010年建的房子都赚钱了。 地点指的是房子的地段,不同地段潜力不同,建房的档次也不同。在温哥华西区建房的造价通常比温东高,请的建商也不一样。请意大利、德国工人的人工比较贵,呎价可达220元,甚至250元。 人物,在建房时指的是建给什么人。西人和华人对房子的要求不一样。他在建房子前,会瞭解附近居民对房间数量的偏好、生活方式的特点。华人对风水有偏好和禁忌,喜欢好学区。西人对宽敞舒适要求多,不讲究学区,不一定喜欢居住在中心地带。 什么事情,在建房子时理解为建什么样的房子。当地大开发商建公寓楼,华人开发商通常建的是城市屋和独立屋。开发商要准确定位,建经济适用房还是豪宅。 原因,指的是为什么建房子,是用来自住的,为赚钱而建的?  曾在北温建“怪兽屋” 在台湾时,卢金南有很多年的建房经验。他做过多年广告设计后,28岁时回家乡万峦地区建别墅做地产开发商,做了10年。 在家乡,他遇到改变他命运的人,台湾着名美味万峦猪脚的创始人王依悌。因为特殊机缘成为王依悌嫡传弟子,于是转行做万峦猪脚餐厅,在台北板桥开设旗舰店。这样的背景,使卢金南来温哥华后,既建自住房,也做开发商,同时做餐厅、购买商业物业。 卢金南一家1990年移民温哥华,当时住在北温,自建了个大房子,被当地人称为怪兽屋(Monster House),《温哥华太阳报》报导了他家的房子3次,还有当地孩子往他家扔鸡蛋。 房子与当地常见的很不一样。1万多呎地,5000呎的房子,有电动铁门、喷水池、大草地。因为他的房子,市政府修改了法例(BY Law),以后不可以建这么高大的房子。 因为是自住房,他用的材料很讲究,建筑质量很好,建筑商说:“你的房子可以住200年。” 本来想把那个大房子留给子孙,但因为二儿子去维多利亚读书,他们全家1998年搬到维多利亚,就把大房子卖了。当时市场很低落,房子没亏没赚地卖掉了。到维多利亚没有建房子,而是买了个房子。9000多呎地、3600呎的房子,由卖家开价的28万,讲到25万。楼下租给学生,家人住楼上。到2005年离开维多利亚回温哥华,房子卖了48万,差不多翻倍。   买商业物业同时做开发商 在维多利亚时,卢金南又做起来自己的万峦猪脚餐厅,生意很好。迁回温哥华后,他关掉生意,在Cambie街夹23街买了个商业物业出租。 到了2006年,因为建天铁,租客做不下去了,不租了,他就自己顶上去,还是做万峦猪脚。当时那条街的餐厅生意都很淡,只有他的餐厅一枝独秀。餐厅被建筑围栏圈住了,客人还是满的。除了华人,做地铁工程的西人也来吃。《温哥华太阳报》和当地电视台都报导了这一奇特现象。 现在,商业物业的地点已经被政府改变土地用途,可以盖12层的物业,他的商业物业升值可观。 回来温哥华后,卢金南自住的房子是买的,没有像北温的房子那样自己建。但他有了自己做发展商的念头。2008年,他开始建房子出售,所选地点都在温西。 虽然已经对建房子很熟悉,卢金南也不是每个房子都自己建。看到适合投资的物业,他也会出手买。是买还是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做足功课。 几年前,他在烈治文置地广场看上一个店,想买下来开万峦猪脚分店,但卖家不卖。直到去年,卖家才愿意卖,开的价格也比市价高4万左右。但他喜欢这个地段,不想夜长梦多,就没讲价买下了。他认为,有价值的物业,即使价格高一些,也值得购买,因为可以很快赚回来。 卢金南做开发商,目前建的都是独立屋。因为他有建房子的经验,所以做开发商有优势。他请一位香港移民建商帮他建房子,包工不包料,原料他自己采购。餐馆主要由二儿子管,他自己跑建材店买瓷砖、卫生设备、木条,控制质量和价格。每天早晨去工地看进度。 他说,建房子越快越好,但必须按工序来,不能为速度而省工序。有些房子出现沉降问题,不是因为速度快,而是因为在工序上偷工减料。大儿子是做地产经纪的,房子建好后由大儿子卖。家庭内部可以建房卖房一条龙。 谈到风险,卢金南说,时机是最重要的。2008年建的那个房子,如果迟半年卖,就可以多赚200万。但当时很难判断大势,因为按以往的经验,通常经济週期要5到6年,但投资移民改变了经济週期,市场在短暂低迷后,迅速回升。那次建房,虽然没赚到钱,算是拿了经验。 请什么人管理也很重要。他请的香港经理,有十几年的建房经验,对什么流程用什么人很清楚。 有些新移民想自己建房子,但缺乏相关经验,卢金南劝他们不要做,因为很容易有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出现。比如工人拖工期,或是建商收了钱不做事又要求追加钱。对此行业一知半解的人,失败的机率很高。

【转】房产市场弄潮儿 在温哥华建房子(一)

【转】房产市场弄潮儿 在温哥华建房子(一)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波澜壮阔,充满了机会和挑战。一些手里有资金又不怕尝试新事物的华裔移民,在这片热土上买地建房,有些人完成了自己的梦幻家园,有些人在市场的起落中赚到了几桶金。当中有得有失,有喜悦也有叹息。 在温哥华建房子的人主要可分为三种:屋主建房、发展商建房建筑商建房。也有人本来是屋主为自己建房,积累经验后成为建筑商为别人建房,有合适的机会也做发展商,自己投资买地建房出售;还有人既买房、建房,做发展商,全都尝试过了,买房或建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从理论上说,为自己建房子,可以省下本来发展商要赚取的利润,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遇到不好的建商,或者市场不好,建房子的辛苦和烦恼就算是白受了,自建的不比买来的便宜;做发展商,看准市场走向更是重要,否则钱可能会被房子套牢,或者需要壮士断臂。 下决心去建房子,要权衡机会和风险,也要多听过来人的经验和建议。记者采访了几位有建自住房、做发展商、建筑商经验的人,希望他们的经验,对想尝试建房的人有所帮助。 郭先生2004年前刚来温哥华时,花70万在温西买了个很旧的独立屋。2009年,地价涨到150万了,他就开始策划将房子拆了重建。建房子加上傢俱共投资 100万,用1年半时间建好后,地价涨至250万到260万。他建房子的经验是,建房子前,最重要的是明确定位,是建来自住的,还是建来卖的?   建房过程像婴儿长大 在郭先生的书房,有几个抽屉放满了记录房子建造的过程的资料,光是发票就放满了好几个夹子。做事很有条理的郭先生甚至将建房子的日程拍摄下来。 他将照片在电脑上给记者看:先是用围栏把树围起来、推倒房子的场景、之后发现地下有一个油桶。他告诉记者,将油桶处理掉用了四五千元。之后的照片是打地基、灌水泥、防潮处理。 有一张照片中是一批木材,上面写着他的姓氏“郭”,郭先生告诉记者:“这是第一批木材。”木架三个月就搭起来了,但后面的事情还有很多:做室内上下水、装地热管、装空气清新系列设备、保安设备、做车库。他说:“里面的东西太多,从上好窗子到入住,还有11个月的时间。搭好架子只用了整体工程15%到20%的钱。” 因为他家建房子,政府还为他们封路几天,他也拍了照片。在温西的小巷开车,经常遇到封路现象,原来是建房子到了某个程序。他说,中国来的一些移民没事情做,很多人建房子。他的左邻右舍变动很大,有些邻居建了房子卖了,很后悔,因为价格涨太多,买不回来了。  自住房容易感情用事 郭先生建的是自住房,他说:“建自住房容易感情用事,建房过程中对材料不断升级。”他建房前本来有一个预算,但建好时超出预算20%多。 他的独立屋有4200呎,有地下室和地上的两层楼,共有8个全卫生间,1个半卫。就连康乐室、书房也各配有一个全卫,造价高跟卫生间多有关系。他给记者看房子户外天井的墙壁,用的是大理石贴面。建之前是没这项预算的。他说,自住房投资太大,自己享受就好了。如果想建了卖的,就不能这么干了,需要严格控制成本。 他说,建豪宅时间长一些好,经过沉降,不容易有裂纹。有些当地人建房,在架子搭好后等一年再建。他的房子建了一年半,算是时间长的。 郭先生有两个孩子,女儿上大学了,儿子还在上中学。他住的地段学区好,离UBC不远,要等儿子上完大学才考虑搬家,计划在这个房子住10年。   建议屋主不要太操心 郭先生建房子请了建筑商,是从报纸广告上找的。他自己三四天来一次。施工的整个过程,有20来家公司,工人各族裔的都有。 “如果不操心,交给建筑商做,才可以按预算来。太操心,看得多发现问题也多,一改就需要花钱。”他说。他增加费用的一个原因是提高档次,另外是为了感觉更好。比如油漆颜色,出来觉得不好,就换了颜色。 他说,屋主通常不在业内,不是行家,没这个水准不操心更好。 他的房子从策划到建成,用了2年时间,时间拉得这么长的一个原因是,申请完建房许可证后,知道温哥华市政府要改房子容积率,就重新申请了合法出租房。房子由3700呎的计划改到4200呎,算是赶上了机会。他的房子是温哥华扩大容积率后最早一批房子。 建房子时,他还瞭解到一个知识,如果建自住房,不要建太快。他去温哥华岛和外省旅游时,发现很多房子建成后空着,当地人说,要等沉降一年后才装修,这样做可以防止变形。(未完待续)

新移民的烦恼:买房后我要拿树怎么办?

新移民的烦恼:买房后我要拿树怎么办?

每年3月底4月初,温哥华街头都姹紫“樱”红,煞是好看。但好景不常,花期一过,许多人就忘记了烂漫樱花是需要保护保养的。新移民Johnny为了不让樱花树枝伸上房子,差点就因剪樱树枝而惹上官非。 移民5年后,趁着房价合适,一直租屋住的Johnny一步到位,2002年在温东买了一栋独立屋。对新移民来说,房子是终身大事。要过上理想的加拿大日子,拥有自己的房子可以算得上是起点。 但是,做租客有做租客的苦恼,做业主也有做业主的烦恼。樱花谢了之后,有天Johnny妻子在花园鼓捣,捉摸着种点什么花草。她忽然发现,樱花树枝侵入了“私家领地”,不仅花园有颇大部分沦为其“势力范围”,有两三枝树枝更想和房子亲近,差个两三米就搭上了墙壁。 树枝倒是不太高,既然看着不爽,Johnny没有多想,到厨房拿出切菜刀,再从车房搬出八呎短梯,摆好梯子,挥起切菜刀就把一细长的树枝砍了下来。 Johnny正准备移动梯子,对付另一树枝时,见到邻居匆匆走出来,大唿“砍不得”“刀下留树”。邻居是老华侨,他告许Johnny,樱花树是市政府财产,受市政附例保护,不可随便修剪。虽然树枝伸进物业范围,如果觉得碍事,剪枝之前最好是先咨询市政府。他说,如果被人举报,或被市府发现,可能会被罚款。 Johnny多谢邻居提醒,看了看已被斩下来的树枝,觉得有些惭愧。但他仍有些不解,觉得市政府多管闲事。于是他到市政府网站查看,发现果然如邻居所言,街树是不可随便修剪的。 原来,市政府在1992年起实施附例,任何人都不可以不经公园局同意,而修剪或者损坏街树,违者有可能罚款50以上,最高可罚款2000元。 另据温市府网站介绍,温市街头植有共超过13万棵树,市府有专门的修剪维护部门,但每年只能服务约1/8范围,即是说,街旁的树每8年才能修剪一次。不过,第二年夏天,市公园局的树木维护人员来修剪树枝,Johnny坦诚向工作人员告知曾在不知情之下,剪了一根树枝之事。蒙市府人员大度,未有追究,但就再三告诫勿再自作主张。 除了Johnny,温哥华的华人业主大都有树的烦恼。一方面,是文化影响,觉得在大树下生活,有点阴影,有点压抑,同时当然是不够开扬,不够阳光;一方面,大树会带来不少问题,如收容小动物,成为浣熊等的家,另外如大树离屋太近,树根可能破坏房屋地基。 所以,一旦成为业主,许多华人就把大树当成了生死仇人,必欲去之而后快。但是,在温哥华,树是受保护对象,切不可图一时之快,最后惹下麻烦。因为除了街树不可“骚扰”之外,就是自家物业范围内的树,市府规定也很多,需要弄清楚搞明白。如树杆直径八吋以上的树就不可随便砍伐,如要砍则要申请许可。